文章
  • 文章
搜索
详细内容

2022年河南农业农村工作重点划定

2月14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2022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要点》的通知,为扎实做好全年农业农村工作,从8个方面明确了45项重点任务,并建立了128项工作项目台账。

《通知》要求各地要对标工作要点、工作台账,把好工作进度、完成时限,细化措施、压实责任,确保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奋力实现农业农村工作全年红。

2022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

一、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1.稳定粮食面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统筹利用撂荒地,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

2.抓好粮食生产管理。制定保夏粮丰收工作方案,抓好8502.2万亩小麦耕、种、管、收全过程生产管理,积极应对小麦晚播等不利影响,严把小麦5个关键关口,因地因苗落实各项关键措施,全力以赴夺取夏粮丰收。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3.稳定生猪生产。建立完善生猪产能逆周期调控机制,对年出栏3000头以上规模猪场挂牌建立省级以上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对能繁母猪存栏量和规模猪场保有量实行目标管理,确保能繁母猪稳定在400万头左右。探索推广集约养殖和智慧养猪新模式。

4.大力发展肉牛奶牛。推动出台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新扩建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推广“户繁、企育、龙头带动”“规模养殖、集群发展”发展模式,积极培育养牛大县,全省牛饲养量达到660万头,奶类产量达到220万吨。实施国家粮改饲试点项目,加快建设黄河滩区百万亩草业带,苜蓿等优质饲草发展到25万亩。

5.巩固提升油料产能。制定油料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推广应用优质高产宜机收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全省油料种植面积稳定在2400万亩,产量达到680万吨,其中花生发展到1900万亩以上,高油高油酸花生占比50%以上。

6.稳定蔬菜生产。制定出台经济作物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巩固提升内黄、扶沟、社旗等40个蔬菜大县产业发展优势,培育豫东、豫北、豫南和沿黄四大设施蔬菜产区,打造大别山区、南阳盆地、豫东平原、豫西山区四大露地蔬菜产业带。全省蔬菜面积稳定在2600万亩。

7.抓好渔业生产。科学规划和布局渔业发展,稳定水产养殖面积,全省渔业利用水面面积稳定在410万亩左右,年水产品总产量达93万吨左右。

二、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

8.建设高标准农田。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形成省市县三级规划体系,重点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实施756万亩新建任务,打造50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做好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试点工作。

9.打好种业翻身仗。推进农作物、畜禽、水产养殖和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加快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收集提交国家种质资源2000份,省级入库保存3000份以上。支持神农种业实验室、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小麦工程国家实验室等农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建设“中原农谷”。谋划建设国家级小麦、花生育种制种基地,推进温县、夏邑和滑县等国家制种大县项目建设,实施省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认定工作,农作物种子繁育基地稳定在500万亩以上,供种稳定在21亿公斤。

10.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创建5个以上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打造10个左右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示范县,评选一批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市、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合作社和岗位标兵。支持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农机装备创新产品转化应用。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以上。

11.强化科技推广应用。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巩固拓展科教兴农“一三五五”工作机制,构建和完善15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农技推广效能提升工程,健全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组建100个县域农技推广服务团队,塑造300个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培育10000个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全面轮训30000名基层农技人员,全年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推进3个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16个省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发展试点县共建工作,启动一批新的共建县,树立科技赋能示范样板。

12.培养农业农村人才。认真落实农业农村系统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完善作物栽培种植、畜禽产品养殖繁育、水产养殖、农产品检验、农业经理人等职业工种评价体系,持续推进农机驾驶员、执业兽医师、渔船驾驶员、农产品质检员、动物疫病防治员等农业行业特有工种颁证工作。全年完成农业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10万人以上,逐步实现农村劳动力持证比例大幅度提高。

13.防范化解农业生产风险。把疫情防控与农业农村安全生产结合起来。制定应对极端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监测预警,科学防范低温冻害、干旱洪涝、地震等灾害。强化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和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重大病虫中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单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14.加快农业灾后恢复重建。抓好水毁高标准农田恢复重建,6月底前全面完成232.5万亩Ⅱ类水毁高标准农田恢复重建,年底前164万亩I类水毁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大头落地。187.5万亩水毁非高标准农田全部纳入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年底前基本完成主体工程。

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5.发展高效种养业。持续抓好优质专用小麦、肉羊、高油酸花生、设施蔬菜、食用菌、林果、花木、茶叶、水产品、中药材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好11个国家级、33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在郑州、洛阳、开封等中心城区周边引导建设工厂化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发展设施农业。以卢氏县、淅川县、温县等县为重点,建设一批省级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稳定在1600万亩,设施瓜菜发展到400万亩,食用菌产量达180万吨,茶园面积发展到17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稳定在110万亩,中药材面积稳定在550万亩。支持西峡县申创国家级食用菌产地批发市场,推动信阳市建设国家级茶叶产地批发市场。

16.推进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研究制定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推动出台支持发展政策,培育面、肉、油、乳、果蔬五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打造小麦、酒业、玉米、水稻、红薯、花生、大豆、芝麻、生猪、肉牛、肉羊、奶业、肉禽、蛋鸡、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和渔业等优势特色产业链,培育百家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主的全产业链“链主”企业,推行“群链长制”“盟会长制”。抓好延津县小麦、泌阳县夏南牛、信阳?负忧?枰兜热??┮等??盗吹湫拖睾退?愎?遗┮等??盗粗氐懔唇ㄉ瑁?僮橹?萍錾瓯ㄒ慌???┮等??盗粗氐懔春偷湫拖亍;??贫?骋┩?春驮ゾ普裥耍?俳??恪⒛猎?疃群献鳌?/span>

17.加快发展“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一县一业”,抓好8个国家级、8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产业园建设体系,新创建2个以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农业产业强镇发展“一镇一特”,抓好69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再争创一批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强镇。依托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一村一品”,抓好64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539.47万亩创建任务,力争年内建成基地20个。

18.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修订省级知名农业品牌目录,抓好821个省级知名农业品牌建设,新增省级农业品牌200个以上,力争创建更多国字号品牌,传承弘扬更多老字号品牌,加快打造“豫农优品”整体品牌。推进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年内新认证380个,持续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

19.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高质量建设2021年76个项目县1500个冷藏保鲜设施,做好2022年项目调查摸底,聚焦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区域公用品牌覆盖区、脱贫地区以及“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新谋划实施一批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争创一批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指导开展田头市场建设。深化“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加快推进柘城县、淅川县全国试点县建设。

20.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发挥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依托田园风光、绿水青山、优势气候、村落建筑、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推动农业农村与健康、教育、体育、文化、旅游、气象等深度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特色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建设一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遴选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

21.推进农业合作与开放。推动河南食品工业协会换届,搭建联合与合作平台。持续开展豫京、豫沪农业领域合作,办好河南省优质特色农产品(北京、上海)展示展销会、中原畜牧业交易博览会、中国(驻马店)农产品加工投资贸易洽谈会、河南(郑州)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郑州种业博览会暨中原国际种业科技展览会、“一带一路”(洛阳)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加强合作交流。组织参加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国际食品配料博览会、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展、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等农业展会。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农业合作,加快河南农业“走出去”步伐。

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2.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在沿黄地区14个市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30万亩,推进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黄河流域绿色高标准农田示范和农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推广水肥一体化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用水效率。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加强试点场创建。开展2个国家级、13个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评价,支持沿黄地区、南水北调源头和干渠沿线率先打造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23.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争取淮滨县、卧龙区、宁陵县、台前县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程,加快培育畜禽粪肥还田利用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健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体系,开展我省长江流域三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监测调查。

2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对60个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进行动态考评,推动南阳市、濮阳市2个市和光山县等5个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验收,组织新一批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遴选工作。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在现有种植业产品追溯平台基础上,推进畜牧、水产等各类平台集成融合,省级平台年度新增用户7000家以上。

五、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25.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坚持整村推进、集中建设,因地制宜推广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三格式、草粉生态式以及卫生厕所+“大三格”等模式。年内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00万户。

26.实施“治理六乱、开展六清”集中整治行动。集中整治乱堆乱放、乱倒乱扔、乱搭乱建“六乱”问题,开展清垃圾、清污水、清塘沟、清违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六清”,突出抓好基础比较差、脏乱差问题突出的村、水灾严重的乡村、乡镇政府所在地、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加快扭转农村脏乱差局面,确保5月底前实现村庄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27.开展“十县百镇千村”示范创建。制定“十县百镇千村”创建方案,从2022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打造10个美丽乡村示范县、100个美丽小镇、1000个“四美乡村”。

28.建设数字乡村。加强数字农业建设,加快延津小麦、柘城辣椒、?负硬枰兜?个国家数字农业试点项目实施落地。建设河南省农业农村大数据服务平台。在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开展“一村九园”(数字村庄、数字田园、数字果园、数字菜园、数字茶园、数字菌园、数字药园、数字花园、数字牧场、数字渔场)建设,打造一批“一村九园”数字化应用场景。举办2022年数字乡村大会(中国郑州)。

29.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持续抓好5个国家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和132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建设工作,挖掘推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典型案例,发挥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配合开展平安乡村建设、“三零”创建、扫黑除恶、非法宗教整治、“同心圆·共发展”等工作。

30.传承发展优秀农耕文化。持续做好中原农耕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传承,建立中原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支持农耕文化主题类博物馆、农耕文化园建设和农耕文化品牌展示、推介工作,积极打造中原乡村文化品牌。配合做好大运河河南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黄河文化宣传保护。办好第五个河南农民丰收节。

31.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会同推动移风易俗,推进以县乡为单位细化实化村规民约操作细则,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建立道德激励机制,遏制农村陈规陋习。推介一批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

六、深化农村改革

32.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地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做好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济源试点工作,探索延包路径和程序。

33.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将脱贫攻坚形成的集体资产移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进一步摸清农村集体资产家底。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推动农村集体资产盘活利用。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股份合作发展新机制,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34.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和管理。继续抓好巩义市、孟津区、宝丰县、长垣市、新县5个县(市、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总结好确权、赋权、活权的制度成果。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农民合作社达到20万家、家庭农场达到27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3万家,新增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300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数量较上年增长10%。

35.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抓好26个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20个家庭农场示范市(县)、4个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29个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建设,继续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加强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建设,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力争农民合作社达到20万家、家庭农场达到27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3万家,新增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300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数量较上年增长10%。深化社企对接服务,争创一批国家社企对接重点县,遴选一批优质企业,解决主体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共性难题。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千员带万社”活动,鼓励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

36.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一企一策”明确改革方案,上半年全面完成厅直属单位所办企业脱钩划转。加强农场企业化改革,开展农场企业化改革发展质量监测工作。

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37.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做实脱贫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提高涉农统筹整合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重,重点支持脱贫县集中、特色资源丰富的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三山”地区壮大茶叶、林果、食用菌、中药材、冷水鱼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沟域经济,发展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历史文化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到脱贫地区建立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布局加工产能和流通设施。将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纳入重点支持区域,加大产业政策资金倾斜力度。

38.促进脱贫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开展脱贫地区农业品牌公益帮扶,国定脱贫县绿色食品认证费、标志使用费给予全部免除,优先将脱贫地区农业品牌纳入品牌目录,支持脱贫地区经营主体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促进与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平台、批发市场精准对接,建立稳定产销对接关系。持续开展消费帮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产品,动员开展进市场、进商超、进学校、进社区、进食堂、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六进”行动,拓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

39.持续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推进高素质农民持证培训、支持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等返乡创业、配合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促进农村一户一人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通过做优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通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推动低收入县农民稳定增收,加快补齐53个脱贫县农民收入低这个短板。年底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到7%,与全省GDP增速同步。

八、落实政策保障措施

40.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政策机制。落实省“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及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方案,推动完善乡村振兴责任落实、组织推动、要素保障、社会动员、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开展2021年度乡村振兴实绩考核。

41.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推动出台我省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确保土地出让收入支持乡村振兴的比例明显增长。谋划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项目,逐步推进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项目库建设,加强农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和管理。落实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政策,总结推广地方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经验,组织开展制种保险试点。指导各地利用好专项债发行政策,争取全省有更多的专项债资金用于乡村振兴。深化与省内大型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关系,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畜禽活体、大型农机具和大棚设施等抵质押贷款,指导担保、金融机构继续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直通车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42.抓好农业农村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宣传,重点抓好促进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宣贯实施。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抓好干部学法用法,推进农业专业合作社法、种子法、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配套地方性法规规章制修订工作。持续深化市县两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农业执法融合“一体化”,探索农业执法“基层化”,推动执法力量向乡镇延伸。加强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制定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意见,组织开展全省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加强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执法,组织开展农资打假、种子执法年、打击私屠滥宰违法行为、长江禁捕、渔政亮剑、重点水域非法养殖和捕捞等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强化行政审批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43.严格内部审计和绩效管理。完善绩效指标库建设,持续做好中央专项转移支付和省级财政等各类资金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提高涉农资金绩效。配合做好2021年度预算执行、高标准农田、灾后恢复重建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和厅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加强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审计监督,推动重大政策措施落实。

44.做好农业农村系统机构改革。扎实做好行政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依法依规管住管好用活机构编制资源,促进职责、业务有机融合。推进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种业行政管理、综合执法、良种推广工作力量,理顺管理机制,确保活有人干、事有人管。

45.抓好能力作风建设。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努力提升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水平。加强基层农业农村干部人才培训,建设过硬三农干部队伍。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行风建设,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积极稳妥、有力有序推进今年和“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公司地址

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郑东)农业南路51号楷林中心9座18层1805室

联系电话

0371 55352607

公司邮箱

[email protected]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2024年 香港和宝典宝典资料大全2024年